上海崇明区:“兵支书”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田园诗”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上海市崇明区三星镇平安村就有这样一位真抓实干的“领头雁”——“兵支书”管玉乾。
管玉乾2008年11月参军入伍,曾服役于betway必威体育某空军部队,历任大队文书、班长等职,先后荣获优秀士官2次、嘉奖2次。军旅生涯锻炼了他的坚强意志,培养了他的忠诚担当。
退役后,管玉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承诺,积极投身平安村这片沃土,奔赴乡村振兴新战场。在他的带领下,平安村立足生态农业根基,凸显特色传统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真抓实干,积极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路。
强化公益组织建设,凝聚乡村发展合力
管玉乾高度重视公益性组织的建设与发展,组建“五老理事会”,传承和弘扬爱国、敬业、顾家的中华传统美德,推动全过程betway必威体育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他带领村“两委”通过大力弘扬“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农村自治体系建设围绕关爱儿童、老年人和残病人员等弱势群体开展活动,营造了和谐友爱的乡村氛围,彰显了乡村治理的人文关怀。同时,积极开展道德评议会,树立榜样先锋,以道德力量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尚。此外,“五老”理事会还积极参与村庄建设,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为乡村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乡村经济新引擎
“有产业才有发展”是管玉乾常说的一句话。为此,他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他精准把握农业政策,深入挖掘村内特色产业,精心打造了以崇明白山羊为核心的“羊村”发展道路,建立了集体牧场、绿色水稻和非遗文化苦草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示范体系,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造绿色水稻生态种养的典范。为推动绿色水稻种植,管玉乾带领平安村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了生态循环效益与绿色经济效益的双赢。水稻种植采用稻鸭混养模式,通过在稻田中放养鸭子,利用鸭子的活动来除草、除虫,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探索以食品安全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此外,绿色水稻种植还有效处置了羊场有机肥问题,减少了土地污染,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这种创新种养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也为村庄带来了可观的绿色经济效益,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新亮点。
创新白山羊品牌产业融合的路径。作为平安村的党建督导员,管玉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betway必威体育为中心、以发展为基点、以基层为沃土。在党建引领下,平安村以白山羊基地为核心,构建“党建+合作社”模式,推动经济合作社混改,成立农业产业部,协助村产业发展。通过村管、共养、企销模式,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推动羊场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他还深入挖掘崇明白山羊冬令进补的历史底蕴,引入江西葛根、黄芪等药用植物,结合生态养殖,培育出药食同源的“平安葛根羊”。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成立药膳羊产业循环示范基地,探索葛根饲养技术,提升白山羊品质与品牌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注重羊场生态化改造,通过干湿分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组织党员干部回收林地杂草作为羊饲料,形成“杂草饲羊、羊粪肥田”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土壤改良与生态平衡,实现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此外,探索乡村特色农产品合作销售与循环利用新模式,将“平安羊”与海安村的特色玉兰菜组成乡村肉菜套餐,打造崇明乡村好物品牌,带动多村经济增收,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农旅融合是平安村羊文化的又一亮点。管玉乾依托羊场产业优势,打造“羊文化体验园”,提供观光牧场、亲子牧场、科普教育基地等功能模块,吸引游客体验乡村生活、了解羊文化。此外,为了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他还积极构建“养羊家庭”“企业联销”“十里羊村、欢乐牧场”的产业发展结构,推动母羊进村进户,鼓励村民经营乡村羊肉馆、农村民宿、文创店铺等,让家家户户成为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带动村民创收致富。打造集养殖、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项目,为乡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促进苦草传统技艺和现代康养的融合。管玉乾充分发挥妇女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组织村民发展宅边经济,在宅前屋后种植苦草实现村民盈利70余万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苦草小院”。这一模式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拓展产业功能,发展“苦草芬芳疗愈中心”,结合太极养生、心理健康咨询、香薰疗愈等现代康养项目,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康养理念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苦草不仅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得以传承,还被赋予了新的健康价值,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体验。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康养的融合,成功将苦草这一传统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新动力,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成为乡村产业发展新名片。
坚持真抓实干,情系民生福祉
在平安村的乡村振兴实践中,管玉乾始终秉持“以民为本”理念,扎根羊场管理,情系民生福祉,亲力亲为推动羊场产业全面发展。他深知,羊场产业是平安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他全流程参与羊场管理,从日常饲养到疫病防治,从技术引进到市场拓展,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市场拓展方面,他更是不遗余力。他积极搭建线上抖音+微信、线下万达+联华营销体系展销平台,亲自前往静安区展销羊肉,将“平安羊”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在他的努力下,平安村的羊场产业蓬勃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4年年底,平安村成功注册“十里羊村、欢乐牧场”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实现本村肉羊销售308只,集体牧场产值达46万元;帮销大平村残疾、困难家庭的羊13只,海中村患病家庭的羊18只,永安村农户的羊36只,以及本村农户的羊37只,农户收入金额11.3万元。此外,还带动农户老鸭销售35只、海安村玉兰菜销售300余份,初步实现了预定目标为集体增收和党建联促产业联动模式。
从军旅生涯的锤炼到乡村田野的耕耘,管玉乾深知,每一次转身都是对使命的坚守,每一份付出都是对未来的期许。如今,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他更加坚信,只要不忘初心,以产业兴村为笔,以行动践诺为墨,定能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开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平安”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