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军休大学开设八桂风味非遗系列课程
一缕酸香,唤醒记忆中的南宁街巷;一双巧手,复刻非遗的舌尖密码。9月22日下午,在广西军休老年大学南宁分校的教室里,近30位军休干部学员围坐在一起,专注聆听酸嘢制作传承人的讲解,随后把芒果、木瓜、萝卜等时令果蔬切片、腌制、调味,一步步揭开南宁酸嘢这道传统小吃的制作奥秘。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手工课,而是广西军休老年大学南宁分校2025年秋季学期“八桂风味非遗系列课程”的第一课——舌尖上的非遗:南宁酸嘢制作技艺体验。课程特邀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从文化渊源讲到实操技巧,从调料配比讲到发酵窍门,让学员们不仅学到了技艺,更深入感受到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与生活智慧。
作为南宁民间常见的开胃小吃,酸嘢的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它不仅是地方风味的代表,更承载着一代代人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本次课程选择酸嘢作为非遗系列的开篇,正是看中其“接地气、易上手、寓意深”的特点。初秋时节暑气未消,酸嘢生津开胃,恰合应季的饮食传统,也更适合军休干部参与体验。
随着酸嘢制作课程的成功启动,广西军休老年大学南宁分校本学期的八桂风味非遗系列课程也将轮番登场,引领军休干部学员深入探索八桂大地的风味奥秘与舌尖上的文化传承。这些课程不仅注重技艺传授,更强调文化体验与情感共鸣。学员们将通过沉浸式学习,深入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故事、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既在动手创作中疗愈身心、增进情谊,也在交流传承中收获知识、体验乐趣。
非遗进课堂,文化润晚年。广西军休老年大学南宁分校通过开设系列非遗课程,不仅丰富了军休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了新的平台。从一味酸嘢出发,走向更广阔的非遗世界——这是一次舌尖上的旅行,更是一场文化的接力。(文/陈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