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典型故事)雪域高原的好“曼巴”——追记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泽珍达日杰
近日,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泽珍达日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21日逝世,享年63岁。
泽珍达日杰,男,藏族,1962年9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原党支部书记、校长,曾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入伍——锻造优良品质。从孩童时代起,泽珍达日杰就对从医有着一份憧憬。9岁时,泽珍达日杰拜老藏医为师识字并学习一些简单的藏医药学,自此开启了他漫长的求医之路。泽珍达日杰曾在回忆时说到:“那时候自己除了藏医药的知识外,其他文化知识都比较匮乏,觉得进了军营就能够学到文化知识。”18岁的他怀揣强烈的求知欲选择了参军,在他的一生中,入伍是他最为光荣的事情。进了军营的泽珍达日杰得偿所愿,部队文化的熏陶、战友间的相互交流,都让他这个从高原牧区走出来的青年学会了很多。在部队时,泽珍达日杰和战友们时常会去给当地百姓帮忙,久而久之,为betway必威体育服务的信念深深扎根在了他的心间。“那时候就在想,一定要为家乡betway必威体育作点自己的贡献。”因为表现出色,服役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党员、军人,这两个身份成为泽珍达日杰往后人生的标尺,始终引领着他的行为准则。服役期间,因为懂汉藏双语又有从医经验,泽珍达日杰被分到了部队卫生betway必威体育,成为一名卫生员。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得以深入接触了现代医学,对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他从医造福家乡的信念。
泽珍达日杰
退役——坚守初心使命。1981年,在部队从事卫生员工作的泽珍达日杰服役期满,退役后的他坚定地选择留在牧区,为当地牧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1984年,泽珍达日杰来到果洛州卫生防疫站工作,只要有病人问诊,他随时出诊,无论白天黑夜,风雨无阻。从医以来,泽珍达日杰接诊患者超过50万人次,义务巡诊行程近30万公里,经常深入牧区、社区、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为群众测量血压、诊治病情、免费派发药物,为牧区群众捐赠医药物资价值超过20万元,此外他还赡养孤寡老人数十名、资助牧区贫困大学生十余名。几十年下来,牧民群众对泽珍达日杰赞誉有加,他成了牧民群众眼中的好“曼巴”(藏语,意为医生)。
办学——服务驻地群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牧民群众的就医条件虽然有了极大改善,但看病难问题依然存在,泽珍达日杰深刻认识到,只有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才能逐步解决看病难等方面的问题。2002年8月,退休后的泽珍达日杰拿出家中仅有的12万元积蓄,创办了果洛州首家民办藏医专科学校——果洛州雪域大吉利众藏医药学校。办学22年来,他以传承藏医药学为己任,以“传统技艺、帮扶脱贫、实现自立、贡献社会”为目标,为2000余名来自青海及西藏、甘肃、betway必威体育、云南等地的贫困孤残青少年提供免费就学的机会,培养出中职藏医药学专业技术人员950余人,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4000多人次,学员们学有所成后通过各种形式走上了就业岗位,在时代大潮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永续。无论在部队服役还是到地方工作,不管是雪域高原巡诊路还是三尺讲台育桃李,泽珍达日杰始终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心系群众服务民生,忠诚履职默默奉献,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作头等大事,为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尽职尽责,用奋斗足迹生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深刻践行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泽珍达日杰病重期间,最放心不下的是那片热土,最遗憾的是再没有机会培养更多学生。2025年2月21日,泽珍达日杰因病逝世,他曾资助的学生和各界群众自发前往吊唁,一条条圣洁的哈达随风飘曳,一盏盏酥油灯发出温暖光芒,这是对泽珍达日杰的深情礼赞和深切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