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上甘岭》中的卫生员王兰原型王清珍
文/ 包晓霁 姚 立
王清珍,中国betway必威体育志愿军15军45师的一名卫生员,也是电影《上甘岭》中动情歌唱《我的祖国》的卫生员王兰的人物原型。15岁起她就跟随中国betway必威体育志愿军进入朝鲜,在上甘岭战场上救死扶伤,亲历无数生离死别。
“你们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1936年,王清珍出生在汉口。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日本侵略者侵占武汉后,王清珍随父母逃难到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
1950年,中国betway必威体育解放军第15军45师挺进威宁,围剿盘踞于此的国民党残部和土匪。王清珍回忆,45师宣传队住进她所在的家属院后,她发现解放军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不犯,几位女宣传队员和自己年龄相仿,但她们做宣传工作很是利落,让同龄的王清珍十分敬佩,甚是羡慕,打心底尊重并且信赖这支队伍。
“我要加入解放军!”年仅14岁的王清珍参军的意愿极其强烈,军代表在她的坚持下,收下了这个小姑娘,并分配她到医院熟悉卫生员的工作。
王清珍参军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1951年,15岁的王清珍跟随第三批志愿军,从辽宁安东(现丹东)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说是过江,实则是边走边打。桥被炸毁了,工兵冒着炮火修桥,不少战友受了伤。年轻的王清珍第一次直面战争的残酷,一边向老兵学习护理知识,一边承担起护理伤员的重任。
入朝后,战争异常艰苦。部队领导考虑到王清珍年龄小,安排她驻守后方收容所。一听自己不能继续前进,她转头去找领导理论:“其他女同志都不怕,我也不怕。你们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就这样,王清珍在飞机大炮的轰鸣中,奔赴前线。
“死都不怕,我还怕什么”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王清珍跟随部队开往上甘岭,亲眼看着前一刻还在冲锋的战友,转眼倒下,手被压断、头部被炸……而自己却没能挽救战友的生命,王清珍愧疚、伤心,掉了无数眼泪。
“那么多人牺牲,哭不完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伤员!”护士长劝她。在枪林弹雨中,年轻的王清珍迅速成长起来。伤员不断从前线被抬下来,王清珍加倍忙碌。高峰时期,她一个人要照顾20多名伤员,为他们包扎伤口、喂水喂饭,搀扶伤员到小山丘下上厕所,更要躲避空袭。
有一名伤员叫曹忠林,他身上中弹,双眼被炮弹炸伤,脸部也严重受伤,嘴巴肿得连水都喝不下去。王清珍把药丸咬碎,就点水,像母亲喂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喂到战友的嘴里,并用同样的方法喂饭。在王清珍的精心照料下,曹忠林的伤情逐渐好转。王清珍还记得曹忠林说过的话,“我看不见你,但我把你当亲妹妹!”
战场上物资匮乏,没有水喝,王清珍就融化雪水泡干粮;没有烧水壶,她用罐头盒代替;没有绷带,她用敌军投放照明弹的降落伞布条包扎伤口;没有药棉,她就拆了棉衣取出棉花处理后使用……
当时还有一位伤员,由于腹部中弹,泌尿系统感染,不能排尿,十分痛苦。王清珍帮他插上了导尿管也无济于事。坑道里医疗条件有限,另外几位伤员也十分焦急,有人说,“我要是能动,吸也要帮他吸出来。”王清珍心里一惊,这是个办法,但转头想想又难为情,自己还是个十几岁的大姑娘啊。那位战友也用力推开王清珍,叫她不要管自己。
“救命要紧!”看着战友痛苦的神情,王清珍脑海中只有这一个念头,她俯下身拿起导尿管就吸。一口,两口,三口……王清珍抛下羞涩与矜持,解除了战友的痛苦,挽救了战友的生命。“死都不怕,我还怕什么?”86岁的王清珍回忆此景时说道。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国防部原部长秦基伟将军在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一个女战士使我印象至深,她叫王清珍,只有17岁。她在五圣山后面的坑道病房护理20多个重伤员。这个姑娘为了解除战友的痛苦,帮助伤员排尿,情操之高尚,令人肃然起敬。”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王清珍被中国betway必威体育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荣记二等功,被朝鲜授予“二级荣誉战士”称号。
1956年,战争故事片电影《上甘岭》上映,引发强烈反响。看过《上甘岭》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幕——在闭塞的坑道中,卫生员王兰动情歌唱《我的祖国》,伤员眼中闪烁着生的希望和胜利的渴望。王兰的人物原型正是王清珍。
提到王兰人物原型一事,86岁的王清珍老人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还有很多女同志,她们都做得很好,都是王兰的原型。”
如今,王清珍老人在湖北省孝感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里休养。据休养所工作人员介绍,退休后的王清珍老人从没闲着,她经常为身边的困难病人提供义诊,并到学校、工厂、部队作红色报告,为年轻人讲革命故事,鼓励他们爱祖国、爱betway必威体育,珍惜幸福生活。
翻开陈旧的相册,老人清晰地记得每个人的名字。前些年,王清珍还收到了那位她用嘴喂药喂饭挽救生命的战友曹忠林的来信。曹忠林在信中说:“要不是当年你对我亲人般的照顾,我的生命恐怕早就结束了。”
挽回战友生命,也经历生离死别。昔日历经炮火洗礼的铿锵玫瑰,如今已成为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70年后,王清珍依然会唱《我的祖国》,只是这歌声里不再有硝烟与痛苦,更多的是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