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从“高工”大校到“候鸟”教师——谢彬蓉同志先进事迹

01.jpg

  谢彬蓉,女,汉族,19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betway必威体育省凉山州美姑县瓦古乡扎甘洛村教学点支教老师。谢彬蓉1993年7月入伍,2007年12月荣立个人三等功,2013年转业自主择业安置在重庆渝北区。谢彬蓉转业前系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技术七级,大校军衔,在内蒙古艰苦边远地区工作20年。

  2014年年初,谢彬蓉从betway必威体育省凉山州美姑县团委管理的网站看到“苦荞花开支教团”的社会公益组织信息:该地区急缺人力资源,长期需要能吃苦、有爱心、负责任的社会公益人士,前往艰苦地区接力支教行动。这一信息激起了当年因参军没能如愿从教的梦想,于是决定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凉山地区义务支教。

  自此,谢彬蓉就像一只候鸟,每逢学校开学,她就要离开繁华的重庆,“飞”到山里与孩子们在一起,一待就是几个月。没有长假她一般不出去,因为出去一趟要花上两天。

  第一所学校是谢彬蓉在网上找到的,她当时就想找一个看起来“条件更差、更艰苦,更需要帮助”的地方,最后选择了故哲小学。但这是一所私立小学,孩子们都没有学籍。后来,在战友帮助下,协调有关部门帮孩子们恢复了学籍,并分流到各公立学校。让她真正下定决心继续支教的,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天。那天期末考试,谢彬蓉被交换到乡里的中心小学监考,本以为那里的条件会好很多,但在考场上看到孩子们的基础那么薄弱,谢彬蓉这才意识到,凉山的师资力量比她想象得要差得多。

02.jpg

  从西昌太和镇故哲村小到美姑县尔其乡依惹村小学,再到现在海拔近3000 米的扎甘洛教学点,谢彬蓉开玩笑说自己是典型的“人往高处走”,但条件也是一个不如一个。

  扎甘洛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村里的孩子入学率不高,而且入学很晚,学生大的18岁,小的11岁,谢彬蓉一人负责学校的所有工作和课程。

04.jpg

  村子中间的一块开阔地由四间土砖房,学校就仅仅是其中的一间作教室,谢彬蓉用粉笔在教室外面的土墙上写上了“扎甘洛村小学”。跟在重庆城里舒适的生活相比,这里的一切都变得很艰难:因为海拔高,米饭煮不熟,她常常吃夹生米饭;因为出山一趟不容易,山地里又很难种蔬菜,她只能吃发芽的土豆;当地的彝族人没有厕所,她需要趁夜里或者早起绕到村后的山里解决。山里潮湿,洗点衣服经常十天半月才能干,还经常被小狗叼走,或者被风刮跑;房间里老鼠肆虐,她用了老鼠药和粘鼠板,它们仍旧猖獗不已。村里信号不好,她经常要爬到山顶,才能把电话打出去……

  但这些,谢彬蓉并不觉得苦。看到孩子们的一点点变化,她的坚持便有了无穷的动力。更让她有动力的,是山里的孩子们的纯真:天冷没有菜吃,孩子从地里给她挖来一把鱼腥草;水管被冻住了,冰天雪地里走路都困难,孩子们走出去老远,到河边给她砸冰提水;孩子们把自己家里舍不得吃的鸡蛋拿给她,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忘不了她;当她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时,一个孩子写道:希望老师能永远陪着我上学。

03.jpg

  山里的孩子们基础差,讲抽象的概念他们根本听不懂。谢彬蓉就从孩子们最熟悉的玉米、土豆、核桃、辣椒入手,教孩子们学会加减法,动手分一分。她自编了朗朗上口的三字经歌谣,教孩子们认识拼音和汉字。一个学期下来,他们不仅学会了所有的拼音,而且学会了声调、标调以及生字的拼读,还认识了一百多个汉字,最让谢彬蓉欣喜的是,他们学会了跟陌生人打招呼说“你好”,学会了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学会了排队等待……

  上学期结束时,谢彬蓉给每个孩子都颁发了一面奖状。孩子们拿着“纪律之星”“体育之星”“进步之星”的奖状,笑得特别开心。“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谢彬蓉说。每次看到在村里晃悠的那些学龄的孩子们,谢彬蓉就会难以入眠:现在村里还有20 多个孩子等着入学。下学期,她最大的愿望是能把村里的学前班办起来,她想从头开始,从最基础的东西教起,真正影响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