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牛何松:太行山上一劲松

  文 | 张文举 洛兰

  “我们庆红客栈是全村第一个新开起来的‘农家乐’,起名‘庆红’寓意着红红火火,没想到它真的红火起来了,多亏了牛何松叔叔带领大伙儿修通了这条旅游路啊!”面对记者的采访,庆红客栈老板牛慧凯开心地笑了。

  牛慧凯说的这条旅游路,是一条470米长的山间石阶路。它的修通,将太行山青龙峡景区和后脑村紧紧连了起来,为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带领村民修这条路的牛何松,是一名退役军人。

  家乡的贫穷落后,让城市里的他彻夜难眠

  壶关县桥上乡后脑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虽然紧邻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离青龙潭瀑布只有“一步之遥”,但荒山陡坡把游客、把富裕都拦住了。缺乏“通途”,后脑村村民只能眼睁睁地守着美景,饱受贫穷落后之苦。

  2017年3月,牛何松从武警山西总队晋中支队退役选择自主择业。结束了22年的军旅生涯后,他选择在晋中一家报社工作。作为一名记者,他经常下乡采访,看到其他村庄的新面貌,他为之高兴,但想到自己的老家后脑村,心里就轻松不起来了。那段时间的每个夜晚,一个问题令他彻夜难眠:自己过上了好日子,可家乡怎么甩掉穷帽子呢?

  2018年2月21日,牛何松辞去报社的工作,回到家乡后脑村,受聘担任村里的民兵连长。想到自己在部队是宣传干事,他就想用笔墨把家乡宣传出去,把投资吸引过来,但半年多过去了,稿子发了不少,效果几乎没有。

  “等靠要的思想坚决要不得,我得先出一条路子来。”牛何松决定开辟一条从青龙潭瀑布通往后脑村的道路,吸引游客走进后脑村。

  2018年9月2日,他带着自己做的写有“立下愚公移山志 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红旗,带着准备发给后脑村民的一封求助信和后脑村开发旅游的想法,开车从榆次出发,赶回了后脑村。

  求助信激起千层浪,村民捐钱又修路

  2018年9月3日,牛何松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和后脑村村民的微信群里,发出了《致后脑村父老乡亲的一封求助信》,以及《betway必威体育在后脑村先行试点开发旅游的意见建议》,宣布自己辞了工作回村投身开山修路,同时也号召村民参与修路建设。

  发这封求助信的时候,牛何松正坐在通往青龙潭瀑布的荒坡上。当天早上7点,他绿挎包里装上那面红旗,用镰刀开出来一块地,把红旗竖起来,然后发出了求助信。

  “人家都把工作辞了回村修路,我怎能不信任他呢?部队出来的人既然要干,肯定能干出个样子来。所以,他发出倡议后,我第一个捐了50元。”求助信发出短短几分钟后,村民牛永刚带头捐了款。短短一天时间,牛何松就收到了9988元,其中,后脑村父老乡亲捐款7808元。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牛何松记录出工情况的本子上可以看到,2018年9月3日上午,修路的只有牛何松一个人,下午就变成了十几个人。

  76岁的李新梅老人听说牛何松要带领大家修路,眼前一亮:“好事啊,只要有人带头,我就跟着干。咱们等了一辈子了,也没有人来开发,真是不能再等了。”当时,李新梅老人的脚上起了个水泡,走起路来疼痛难忍,但她硬是咬着牙,背着铁锹出了门。在陡峭的山坡上,她一步一步往下挪,加入了劳动队伍。

  “虽然牛何松答应以后会给我们发工资,但这工资我不能要啊,我只想尽点义务,跟着他一起早日把这条路修成,为子孙后代造点儿福。”李新梅老人带病修路的行动感染了她的一家。她的女儿们、女婿们和外甥们踊跃捐款,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50元、100元、200元……仅她全家就捐款3000多元。

  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开始修路后,牛何松身边出现了一个个质疑的声音。许多人说他傻,说他脑子进水了,还有人说修路是他的“个人工程”。“比起凿石修路的艰辛和危险,大家的不相信不支持,更让我难过。在夜里,我不知道哭了多少次。”牛何松说。

  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牛何松放弃城市舒适的生活、离开老婆孩子回到穷山沟里开山修路呢?牛何松说,“我就是不想再让乡亲们继续穷下去了。”

  开山修路非常艰辛,六七十岁的老人是主力

  这条路虽然全长只有470米、宽2米,但全部是在陡坡和崖壁上开凿,全部要用石头垒砌,与山脚下的平地呈60度角,斜搭在半山腰上。修路所需的台阶石是由巨石破开的,由于地势险峻,难以使用机械,所以,每一块石条都要几个壮劳力联手撬起,然后,用器具破成小块肩背手抬运到筑路工地。

  在这段石阶路的中间,立着一块大石头。这块大石头在修路之初差点要了牛何松的命。2018年9月7日,牛何松正在埋头干活,没听到山上的乡亲喊“让开,赶紧让开”,邻居改英嫂子在旁边赶紧拉了他一把,这块石头从他身边呼啸而过,滚下山坡。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牛何松仍觉得后怕。

  正式开工后,牛何松坚持每天在微信朋友圈发动态,希望更多人参与到修路事业中,也让捐款修路的人知道路修到了什么程度。通过他的微信日记,人们看到了他修路的艰辛:一块块长约两三米、重达两三百斤的巨石被就地取材处理成一块块台阶石。这个过程中,工具的作用很有限,主要靠人力敲石、运石。修路的日子里,他和村民们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半开饭,7点上工,11点半下工,12点开饭,下午1点上工,5点多下工,快6点开饭,晚上8点就寝。

  修路全靠人力,但40岁的牛何松在修路者中是最年轻的。“年龄最大的有80岁,有很多70岁的,再有就是60多岁的了。”牛何松解释说,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要么是老人、小孩,要么就是身体有病的。修路主要靠的就是这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后来也有年轻人被感动,不打工了,回来一起修路。”牛何松说。修路期间,他的脚趾头上全磨出了水泡,因为他最年轻,他要带头干,也不想让叔叔们累倒。 

  “孩子,你咋这么傻啊?你在榆次好好的日子不过,受这罪干啥?”牛何松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也加入劳动队伍中。爱人和孩子心疼他,利用假期回去帮他修路。

  牛何松义务修路,但不能让乡亲们也免费干活。石阶路第一阶段完工后,牛何松又忙着制订了一份详细的“2018年度后脑村开山修路工资统计表”,为参加修路的村民发工资。他计划好了,如果钱不够,就把自己在榆次的房子卖了。不过,在他的感召下,乡亲们、他资助过的孩子、他的老战友、老领导纷纷捐资,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孟晓波个人就捐赠5万元,让他不用为了发工资而去卖房子。

  牛何松给送水泥的师傅转账,不忘说一句:“钱不是问题,一定要保障水泥的质量。”

  时至今日,走在修好的石阶路上,牛何松坦言,自己都难以想象这路是怎么修起来的。

  359级石头台阶,砌成后脑村奔向小康的路

  2018年12月18日,牛何松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今天下午,后脑村连接青龙潭瀑布的荒山陡坡全线贯通了,现经测量,步道全长470米,共砌了359级石头台阶!特此报告!”

  修栏杆、铺泥浆、修厕所……2019年5月6日,后脑村开山修路全部完工后,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景区经理冯斌走完359级台阶后,既惊叹又惊喜,惊叹的是“修这条山路太不容易了”,惊喜的是“这条山路把景区延伸了,以后游客可以沿路到后脑村参观”。

  经过安全评估后,从后脑村通往青龙潭瀑布的“通途”打开了。

  这是一条处处是艰辛的路,全部是由直径三四十厘米的石头砌成,每一块石头都由巨石破开又挪到需要它的位置;这是一条充满了爱的路,路面上刻着爱心、鸽子;这是一条充满了希望的路,一段坡道上刻着“欢迎游客”四个大字,是村民对未来的期盼,路边盛开的鲜花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顺着石阶向上,游客可以到庆红客栈歇歇脚,到村民家里买点土特产,还可以参观村后的古村落。

  牛何松原本打算路修好后便离开,可是现在他觉得,村民们不致富、没有奔小康,他就必须扎根后脑村,绝不能离开,“这条路寄予了后脑人脱贫致富的梦想,我希望自己能和他们一起沿着这条路,走向幸福与希望”。 


  人物简介

  牛何松,1978年3月出生,1995年12月参军,退役前系武警山西省总队晋中市支队副营职宣传干事,2017年3月退役选择自主择业,现任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桥上乡后脑村民兵连长。服役期间,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荣获“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拥政爱民模范”“武警部队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等荣誉。2019年2月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2019年7月,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中国退役军人杂志微信二维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