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边疆的红土上,他向死而生

  文 | 曾丁玲


  列宁有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今天的人们可以忘记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但一定不可以忘记那些长眠于边疆红土、早已把自己的血肉之躯化成山脉的中国军人——他们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定格在血雨腥风中,人生还未来得及灿烂,便已化成永远的彩虹。

杨甫成.jpg

备战

  1978年9 月的一天,士兵杨甫成所在的部队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所有在外驻训的部队必须当晚返回!部队迅速进入一级战备,武器弹药按实战配发。下午,指导员战前紧急动员:边境形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战备期间,所有人一律不得请假,已请假的,一律归队。那段时间,战士们早已从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里了解到边境的摩擦不断升级。想到可能要打仗了,战士们群情激愤,心潮澎湃。

  战前,杨甫成和战友们按部队要求,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战时由部队统一保管的遗书里,杨甫成深情地对父母说:“敬爱的爸爸妈妈,儿是一名军人,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今天,有人在边疆不断发起挑衅,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儿和战友们已经手握钢枪,整装待发……咱家门前堡上那棵柏香树,是我儿时就栽下的。如果我牺牲在战场,你们就视它为你们的儿子吧,它会替儿守护在你们身边,永远为你们遮风避雨……”

架桥

  1979年2月12日,杨甫成所在的部队开拔到边境线上。为了保证战时架桥任务的顺利完成,连队专门从二连挑选了杨甫成等12名身强体壮、军事素质过硬的战士组成一个架桥敢死队。其任务不仅要确保大部队按时过河,还要确保在架桥和部队通过时木桥自身的安全。这支敢死队任务完成得好坏,对大部队能否赢得战局起着重要作用。

  2月13日,二连副连长刘振高带领敢死队的12名战士迅速赶到边境线隐蔽起来。在这里,他们与当地民兵一起,为两天后大部队准时过河准备架桥的材料。架桥任务必须在15日0时开始执行,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早了,万一被敌军发现,桥会被摧毁;晚了,桥没架好,会直接影响到部队整体行动。

  二连尖刀班准时执行架桥任务。一个小时后,上千人的大部队按原定计划顺利通过了这座木桥。按照上级指示,一营的任务是打穿插,二连是穿插营的尖刀穿插连,而杨甫成是尖刀穿插连的火力组组长。上级要求火力组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对敌情的处置一定要当机立断,绝不能影响连队的穿插任务。

  越过了边境线后,杨甫成率领的火力组一直活跃在大部队两翼。这时,部队进入敌军第一道防御。这是一个布满了地雷和竹签的死亡地带,稍有不慎,就会给部队造成巨大牺牲。一路上,工兵在前面紧张地探雷,忽然有战士踏响了地雷,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七八个战友倒在了血泊中。带队的副营长右脚背上的骨头被炸断了,望着眼前壮志未酬身先亡的战友,杨甫成怒不可遏,发誓一定要血债血偿!

冲锋

  营里临时决定把杨甫成从火力组抽调到穿插尖刀班。部队继续前进了不到一公里,第二颗雷又炸了,伤了尖刀班的两名战士。担架抬走受伤战士后,部队又继续前进。没走多远,第三颗雷爆炸,这次受伤的是一个工兵。他刚排完一颗雷,自己却因腿上失血过多晕了过去。

  当天凌晨三点,朦胧的夜色中,部队开始渡河,刚走到河中央,敌军的机关枪一阵激烈扫射,欲把我军消灭在河中。在大部队火力掩护下,队伍立即退回到河边。营长下令炮连用82无后坐力炮,摧毁了敌军的火力点,大部队趁机过河。当部队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河边一座无名高地时,天已经透亮。

  站在高处,可以清晰地看见高地下面敌军的7、8号公路。这是敌军两条重要的交通线。一旦战事需要,敌军可以通过这两条交通要道作军力和物资的增援。于是营里发出紧急命令,下山抢占7、8号公路的有利地形,做好打敌增援、断其后路的准备。

  下山途中,三排长不慎摔断了腿。根据部队战时条例,九班长杨甫成顶上了三排长的职务。杨甫成立即带领三排快速运动到7号公路与8号公路交汇处设防。杨甫成安排两挺机枪、两具火箭筒、三挺冲锋枪,带领九班快速运动到设防段最前沿,让七班在自己的左后侧,八班在自己的右后侧,整个队伍成三角战斗队形待命。

  391高地有敌人的一个加强营防守,我军必须拿下391高地,才能充分控制敌7、8号公路。战斗打响了,三营打主攻,二营打助攻,一营担任预备队。在391高地上,驻扎着敌人的一个加强营,这个加强营配有重机枪、炮兵。部队整整打了两天一夜,终于全歼守敌,胜利占领了391高地。

1009083127.jpg

胜战

  完成任务后,杨甫成和护送伤员的战友们合衣倒在阵地上,枕着山里微凉的露水,甜甜地睡去。天刚微微亮,连队炊事班的战友们背着两锅白米饭来到391高地。由于部队随时在战斗转移,炊事班的战友们就一直背着这两锅饭追赶部队,以至这两锅饭在炊事员肩上,足足背了三天两夜。战友们各自拿着自己的军帽,直接用手把锅里的饭盛进帽子里。从2月16日作战到现在,战友们一直吃压缩干粮,这两锅被炊事班战友们背了三天两夜的大米饭,无疑是人间最美味的佳肴。

  刚吃完早饭,上级命令:进攻德南。部队迅速集合,向德南方向前进。中午时分,部队在一无名高地前,遭遇了敌人的阻击。杨甫成马上命令三排全体指战员,迅速以战斗队形散开就地卧倒。高地上,敌人有一挺机枪一直在朝着三排藏身的地方猛烈开火。杨甫成下令用火箭筒打掉这个火力点。这个火箭手是个新兵,测量上有误差,导致火箭筒未能准确投掷到敌人的阵地上,火箭手反而被敌人的机枪射倒。杨甫成马上命令全排火力压制敌方,自己奋不顾身地从隐蔽处站起来,端起冲锋枪,把三匣子仇恨的子弹,全部射向敌方阵地,直到战友被抢救回来。

  杨甫成的冲锋枪扫射引起了敌人的注意,这时敌军靠右边的另一个火力点又向杨甫成他们射来。杨甫成仔细观察了一下四周的地形,由于我军处于被敌军炮弹轰炸过的火烧地域,四周毫无遮蔽。而敌军又在高处、暗处,还有树林遮蔽,居高临下的地形对我军十分不利。新兵没有作战经验,战术也不太灵活,再让他们去打掉敌人的火力点,无疑是送死。而刚才一阵激烈的战斗后,老兵也不知隐藏在何处,自己又被正前方一棵大树挡住了去路。此时敌人正用两处火力点压制着他们三排隐藏的地方。杨甫成明白,此时的决策稍有不慎,就无法完成任务。

  就在这时,一排在敌人右边的山头火力支援三排,杨甫成毫不犹豫地一跃而起。只见他熟练地跳起身,越过横在面前的大树,几个滚翻,依靠平时训练有素的技战术,时而向前奔跑,时而匍匐前进。当挺进到离敌人50米处时,杨甫成发现了敌人一直隐藏着的第三处火力点。

  由于兄弟排的猛攻,再加上敌人误以为杨甫成已经被他们密集的火力射死,将整个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右侧的攻击上,没注意到杨甫成的运动。他躲在一处小土包后,把身上的5颗手榴弹掏出来全部拧开盖,相继投向敌人的三个火力点。趁手榴弹爆炸的瞬间,端起冲锋枪就向敌人猛烈扫射。敌人的火力点全被杨甫成炸哑了。当三排冲上敌人的阵地打扫战场时,发现了敌人13具尸体。

  下了阵地,他见到了副团长、一营营长及教导员,大家相拥而泣。连队为他报请了二等功,大家都没想到,在这么激烈的战斗中,他还能活下来并攻克敌人的山头。

后记

  1987年,时逢百万大裁军,杨甫成脱下军装,离开心爱的部队。转业后,他被安排在遵义义发集团工作。“脱下军装,我依然是个兵。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我依旧是个最好的兵!”朴素的语言,浓缩着杨甫成不变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