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匠人徐南亮的“三色人生”

  5年军旅生涯,他是新兵口中的好班长;16年异乡奋斗,他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人。

  他是全国优秀农民工徐南亮,一位扎根在玉环、奋斗在玉环、追梦在玉环的新玉环人。从退役士兵到上市公司品质总监,从一线工人到全国优秀农民工……拼搏、求真、创新是他人生的三种底色,“三色人生”完美演绎炮兵徐南亮的“变形”记。

  拼搏: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

  2000年12月,徐南亮参军入伍,成为一名炮兵。因表现出色,徐南亮第二年就被选为班长。

  2005年,徐南亮退役。次年5月,通过老乡介绍,他背上行囊,从安徽老家来到浙江玉环找工作,并在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职。那年,徐南亮24岁。

  从未接触过这行,徐南亮只能从零开始。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徐南亮把自己当做一名新兵。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中间只给自己留30分钟吃饭休息,是车间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就在徐南亮全身心投入工作时,意外突如其来。在一次作业中,徐南亮不慎被机器绞断手指。父母觉得这份工作危险,劝他转行,但徐南亮不肯放弃。他一遍遍地给自己打气,一遍遍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在经历了半年的康复期后,第一时间重返岗位,继续扮演着“拼命三郎”的角色!

  “家人、朋友、同事,除了我自己,没人想到我这么快就回来。”徐南亮说。

  巧合的是,还是仅用了1年时间,徐南亮从制造三部调试员成为制造二部班长。

  求真:质量红线就是企业生命线

  徐南亮所在的双环传动五分公司主要负责生产一种齿轮,该齿轮是汽车传动装置上的重要零部件,刻度要求精确到0.001毫米,大概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

  凭借着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日益娴熟的生产技艺,徐南亮从一线工人起步,逐步成长为一线设备调试员、一线制造班长、车间主任。2019年,徐南亮正式担任五分公司品质管理总监。没想到,刚上任没多久,他就在公司大会上和总经理“公开叫板”。

  把徐南亮从车间主任岗位调到质量管理部的,正是总经理黄飞(化名)。在黄飞看来,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质量管理好比公司的三驾马车。公司要发展,三驾马车必须同向发力、齐头并进。彼时,公司技术研发及产品制造团队发展势头迅猛,相比之下,质量管理部门的力量较为薄弱。为此,黄飞把敢做敢为的徐南亮调到质量管理部门挑大梁,目的是让军人出身的他尽快带领质量管理部门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上任伊始,正赶上企业为赶交期,对原本的生产工序进行了细微调整。可徐南亮认为,即便是生产工序的微调也可能增加产品质量风险,他向领导建议立刻停工。

  在公司大会上,徐南亮竟然和总经理“公开叫板”:“必须马上停工,既然让我当这个品质总监,我就得把好产品质量关。”

  最终,黄飞决定采纳徐南亮的意见——先停工,待质量管理部门做出详细的风险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生产。

  “质量管理部门想要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监管,确保不出问题。而生产部门希望提升工效,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一个求稳、一个求快,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实际上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徐南亮说。

  在徐南亮带领下,五分公司的产品质量日益提升,合格率升至99.5%。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徐南亮“像军人坚守阵地一样死守产品质量红线”的郑重承诺。

  创新:在平凡岗位上追求卓越

  近年来,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步入转型升级攻坚期,从传统汽车传动部件生产转向精密机械传动组件的研发、设计与制造。作为公司一分子,为企业骄傲的同时,徐南亮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产品管理上需要更精细、更严格,这也倒逼徐南亮持续不断地钻研探索,带领团队继续前进。

  每天早晨8点,当生产车间数十台机床开始运转时,徐南亮准时开始对公司37条生产线、200多个岗位进行巡视,保证每日4万件齿轮合格下线。他走过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身边,时而驻足观察新员工的操作是否合规,时而从已经完成的成品中挑出一些进行质量检测。

  齿轮制造是专精行业,极细小的误差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操作守则上规定工人一次只能取两个毛坯件,倘若工人多取1个,就有可能增加生产风险。因为工人有可能会将多出来的毛坯件误认为是已加工过的合格品,任其去到下一道工序。更严重的是,车间里时有发生的千分尺校对事故,尺寸校对不够细致导致产品精度出现误差,整批产品可能全部报废。

  徐南亮坦言,“质量管理是得罪人的差事,因为你老是盯着别人想要发现问题”。最开始,徐南亮对新岗位有些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意识到,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生产流程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攻克某项技术难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优秀的员工,也存在犯错可能。每位新员工必须熟记于心的专业指导书内的每一个注意事项,每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步骤,都来源于前人无数次经验的积累和总结。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只有严格遵守每项规定,才能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在徐南亮带领下,公司改善创新“齿轮花链套不进干喷技术”,原先至少需要3人合力并使用特殊工艺完成的工序,如今只要1人即可完成。仅此一项,每年可帮公司增加经济效益30万元。与此同时,徐南亮参与制定《五分公司质量管理办法》。该办法对企业质量管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帮助公司每年节省质量报废损失近百万元。

  “双环传动”创始人吴长鸿说,“齿轮之于汽车,就像芯片之于电子产品。”看似不起眼的齿轮背后,蕴含大量设计、制造及流程工艺上的秘密。和齿轮打了16年交道的徐南亮就像一个不停转动的齿轮,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书写工匠人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