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退役军人杨勇的“非常时刻”

  【编者按】

  6月4日10时22分,退役军人杨勇值乘贵阳北至广州南D2809次动车组旅客列车,运行至贵广线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口处,发现线路异常,果断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列车撞上突发坍塌侵入线路的泥石流坍体脱轨。杨勇同志恪尽职守,在千钧一发之际,撂下保护动车组列车和旅客生命安全的最后一把闸,不幸光荣殉职,年仅46岁。

  放下手机,贵阳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贵广车队党支部书记张军有些恍惚……

  “张书记,你怎么了?”同事察觉出异样,赶忙询问。

  张军想起了3小时前的那次对话。

  2022年6月4日早7点10分。贵阳北站28号站台。张军遇到了准备登车的动车司机杨勇。后者穿着干净整洁的制服,灿烂的笑容和贵阳阴沉的天形成鲜明对比。

  雨水打湿了杨勇的帽子,近来贵州总是下雨,张军提醒杨勇注意安全。

  “放心吧,张书记,遇到突发情况,我会撂下‘非常’。”杨勇口中的“非常”,指的是动车的紧急制动闸。遇到非正常情况,如水淹道床、异物侵入,动车司机会果断撂下紧急制动闸,守好最后一道关。

  当张军意识到3小时前还在和他对话的那个活生生的人,已经用生命兑现了诺言,在生死的最后关头撂下“非常”的时候,泪水奔涌而出!

  “杨勇,我为你骄傲!”杨勇的面容,浮现在张军模糊的泪眼前。

  生死瞬间

  列车在黑暗的隧道里疾驰。

  驾驶舱里,杨勇目不转睛盯着前方。

  “时速243,注意速度!”一路上,在动车驾驶舱内,杨勇通过动车驾驶员常用的“呼喊应答、手比眼看”的方式让自己始终保持高度专注。

  目光尽头,原本一片漆黑。突然间,一个白色光点出现在杨勇的视野。光点迅速扩大,杨勇隐约看到了月寨隧道口。

  线路异常!电光火石间,杨勇做出了判断,他的左手下意识紧握紧急制动闸,用尽全力一把推到底!飞驰的列车像被缰绳拽住的烈马,在紧急制动力的作用下,骤然减速。减速后的列车撞上突发坍塌侵入线路的泥石流,滑行900多米后在榕江站脱线。

  7号车厢的乘客袁女士正在休息,她被一声巨响惊醒。紧接着,车身开始剧烈晃动。车厢两侧的防爆玻璃碎裂了好几块,呈现特有的蛛网状。袁女士的双手死死抓住前排座椅背后的拉手,巨大的颠簸几乎将她从座椅里弹飞出去。

  几分钟过后,列车终于停下。经历了十多分钟的等待,在车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袁女士成功离开车厢。离开站台时,惊魂未定的她下意识地瞥了一眼车头,整个驾驶舱面目全非,车体极度扭曲,像纸张一样被揉成一团。

  当天下午,袁女士通过媒体的新闻报道才知道,在D2809次列车上,唯一将生命定格在榕江的是司机杨勇。而她上午在月台看到的,被巨大的冲撞力无情撕碎的车头,就是杨勇一直坚守到最后一秒的地方。

  而那把杨勇不顾自己的性命撂下的闸,是拦在袁女士和死神间的唯一一道屏障!D2809次列车冲出隧道后,经过一段桥梁,桥下是湍急的河水。如果不是杨勇果断撂下紧急制动闸,列车很有可能冲出轨道,坠落河中,后果不堪设想。

  “可能就是一种本能反应吧,但他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所有乘客的安全,非常伟大!”尽管事情已过去20多天,提到杨勇的英雄之举,袁女士数度哽咽。

  事故发生2天后,袁女士回到了自己在贵阳的家。网络上全都是betway必威体育动车司机杨勇的报道。袁女士看到许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内心中有某种抑制不住的冲动,作为事故的幸存者,她流着泪写下:“杨勇,我和我的家人,会永远感激你。”

  这条看似平淡无奇的留言,很快被铺天盖地的留言所淹没……

  忆当年

  “杨伯伯走了。”陈光彬对还在上初中的儿子说。

  “那可咋办?”童言无忌,好不容易憋住眼泪的陈光彬,红了眼眶。

  “同天去,同天回。”陈光彬这样形容和杨勇的关系。作为同批服役、同批退役的战友,如今,陈光彬家离杨勇家仅有三四公里的距离。

  “(杨勇的)孩子已经考完试了,过两天打算上门去看看。”陈光彬说。

  杨勇出生的地方有条小河,陈光彬出生的地方也有一条小河,钓鱼成为两人共同的爱好。在离遵义市区30公里的板桥镇,有一个水库,二人常常相约在此钓鱼。

  钓来的鱼杨勇很少吃,全都分给了战友。或许,杨勇只是享受钓鱼时难得的平静。

  杨勇常说,野生鱼营养价值高,陈光彬家的孩子小,多吃鱼有好处,其实,陈光彬的儿子也就比杨勇的儿子小1岁。

  在水库边钓鱼的杨勇,向陈光彬透露了自己想要考动车司机的想法。已过不惑之年的杨勇开了十几年绿皮车,如今却要从头学习动车的相关理论。招录动车司机的年龄限制是45岁,留给杨勇的时间并不充裕,一旁的陈光彬放下手中的鱼竿对杨勇说:“你可得想好哦!”

  “人生就是要不断挑战自己。”杨勇的目光注视着平静的湖面,语气十分坚定。

  那天,陈光彬的儿子和女儿、杨勇的儿子也跟着大人们去钓鱼。陈光彬的儿子刚上6年级,个子长到1米7。钓鱼过程中,杨勇突然转头对陈光彬的儿子说:“你这身板,要是不努力学习考个军校,可惜咯。”

  那天,陈光彬和杨勇收获颇丰。钓来的鱼照旧给了陈光彬,返程路上,陈光彬突然意识到,离开部队的杨勇,从未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

  1993年12月,17岁的杨勇参军入伍,服役于武警海南总队海口支队第二中队。下连队时,杨勇被分在4班,同乡张云松被分在2班。

  部队营区门口有个简易车棚,里面停着3辆用来巡逻的三轮摩托车。张云松和杨勇的大部分交流,都发生在这里。

  由于使用时间长,摩托车经常出现故障。每次遇到故障,班长会把他们几个叫到车棚里,把摩托车拆了装、装了拆,直到故障排除。后来,张云松和杨勇进了连队司机班,负责培训摩托车驾驶员。“杨勇的理论知识一直比我丰富。”在张云松看来,43岁的杨勇还能考取动车司机,并不意外。

  专家说,动车司机在正式驾驶列车上路前需经过长期培训,让采取紧急制动成为肌肉记忆。如此,发生紧急情况时,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制动。或许正如张云松所说,杨勇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和他当兵的经历应有关联。

  送战友

  听到杨勇牺牲的消息时,退役军人张云松正和几个朋友吃饭。

  接到电话,张云松放下手中的酒杯,再没有端起。

  战友群里,除了发消息的人,大家都选择沉默。“或许是用沉默来表达对战友的哀悼吧。”张云松说。

  周围的人还在谈笑风生,坚持了几分钟,张云松最终还是站起身来,先行离席。

  回到家中,张云松第一时间和战友确认消息是否属实。“我现在‘上去’。”张云松对电话那头的战友说。在遵义籍战友口中,“上去”的意思是回遵义。

  电话那头的战友让张云松先待在家,第二天中午,家属会把杨勇的遗体接回遵义。“我们一起去送杨勇一程。”战友说。

  听到杨勇牺牲的消息时,陈光彬正开车从重庆返回遵义。后排的朋友说,列车脱轨了。陈光彬心里一惊,下意识地拨打了杨勇的手机。

  时间大概是11点。大约30分钟前,杨勇已经在朋友们从手机上看到的那场事故中,英勇牺牲。电话通了,但没人接。“杨勇说的,电话通了,没人接,就是在工作。”说到这,陈光彬再次哽咽。

  同一时间,在全国各地,杨勇战友们的电话纷纷响起。接起电话,听了几秒,随后是坚定的回答:“我马上上去!”

  6月5日中午11时。遵义高速公路路口。20多位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战友前来接杨勇回家。陈光彬、张云松都在其中。整个过程,战友之间没有交流,尽管他们中有许多是多年好友,有许多十几年未见,但这一刻,他们只是焦急地等待,等待着英雄的归来……

  当载着杨勇遗体的车从眼前经过时,张云松仿佛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直到现在,我依旧相信他还活着”。而战友陈光彬始终难忘水库边杨勇抛竿时的样子,身材瘦高的杨勇站起身,身体向后仰,把鱼竿用力向前一甩,鱼饵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入湖中。“用30年结识一个朋友,让我一下子忘记,我做不到。”陈光彬说。

  网上流传的视频中,清晰地记录着最后一次出车前的杨勇。身着制服的他,转身回望的一瞬间,被监控视频记录下来。

  记者脑海中出现了另一个画面。清晨,群山之间雾气缭绕。在黔北娄山关脚下一座四等小站松坎站旁的铁路线上,有一位铁警,沿着看不到尽头的铁路线,开始了一天的巡逻……

  这位松坎站里唯一的铁警,名叫杨顺仲(已去世)。他是杨勇的父亲,也是一位退役军人。坚守岗位35年间,40万公里的巡线里程,是杨顺仲向中国铁路递交的答卷。

  军人作风,代代传承!

  老师傅说,但愿动车司机永远不要用到那把闸,但如果要用,那就早一点把它拉下!

  “最后一道关,荣辱一把闸!”这句写在动车司机杨勇手账上的话,很多人并不明白其中的意义。早一秒撂闸,列车早一秒降速,乘客就有可能脱险,而晚一秒撂闸,高速行驶的列车极有可能来不及降速,一切,可能太迟。

  2022年6月4日10时31分,列车长再次通过对讲机联系司机,“D2809次司机有吗?D2809次司机有吗?”

  这一次,无人应答……

  退役军人杨勇的“非常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