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为国奋斗,此生无悔”

口述:黑龙江哈尔滨 王济堂 95岁

整理:陶思慧

1930年6月,我出生于滨江(现哈尔滨市道外区)一个贫民家庭。8岁丧母后,我跟随伯父王守璧以开豆腐坊维持生计。我曾亲眼看到日本宪兵像强盗一样在豆腐坊白吃白拿,稍不如意就对伯父拳打脚踢。

1943年1月,时任哈尔滨市委书记张瑞麟、三棵树铁路工厂地下党支部书记董丽泉和一名抗联交通员三人扮作推销黄豆的生意人来到豆腐坊,将这里定为东北抗联地下秘密联络点。

那年我13岁,面黄肌瘦,身材矮小,但打鬼子报仇的决心很强烈。就这样,我在张瑞麟的安排下,以“小猫”为代号,潜入三棵树铁路工厂做学徒。

在日军严密控制的工厂,我的工作就是搞破坏:趁敌不备砸坏精密机器、卸下关键阀门换上废品、割断连接机车的胶皮管……有人说我:“面黄肌瘦像只小猫,可打鬼子的心比铁还硬。”

为了拓宽情报来源,我练就了一身追火车、扒火车、跳火车的本领。可就在潜伏的第二年,我经历了一次危险。

1944年7月,为获取日本关东军的军事情报,我穿上铁路员工制服,怀揣铁路“身份证明书”和通勤票,手提检车锤,扒上开往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的运兵专列。正当我刺探到关东军动向准备离开专列时,一名关东军士兵突然扑来,用刺刀抵住我的后背,想将我拖进车厢问话。

我当时要是进去,肯定凶多吉少。于是我立刻拽开车门,准备跳车。可那关东军士兵突然用刺刀向我刺来,我往下一蹲,刺刀“噗”地刺进左眉骨,我偏头再躲,第二刀深深扎进左肩窝,血“哗哗”地流。在关东军士兵拔刀的间隙,我拼尽最后力气挣脱,跳下飞驰的列车。

我拖着受伤的身体艰难跋涉,走了20多公里回到豆腐坊,第一时间将打探到的军事情报转交出去。这份染血的情报经地下党急送苏联,苏联方面综合各方面信息后,决定把驻西伯利亚的数十万军队调往苏德战场,我因此被记了一功。

后来,我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最终在公安战线上继续报效祖国。哈尔滨市公安局道外分局内保科成了我的新“阵地”。我与同事3年破案300余起,被评为“破案能手”。

2015年,我把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的“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我看来,这荣誉属于全体抗联英烈,非我一人可独享。

去年初,我特意前往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为从台湾来的“小当归”一家讲述民族的伤痛与抗争史,并将一幅亲手书写的书法赠予他们——“希望小当归常回家看看,必能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我是一个渺小的人,我所做的事也是渺小的事。每当抚摸左肩那道伤疤,我就会想起那段代号“小猫”的惊险岁月。参加抗联是我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为国奋斗,此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