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way必威体育

贺兰草原,天气晴

额济纳旗胡杨林

打火、挂挡、给油,动作干净利落,敖云其木格驾驶着她的皮卡向边境线方向驶去。?

这里是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苏泊淖尔苏木,今年67岁的敖云其木格是一位老民兵,是守土戍边的养驼模范。

如今,日常巡边的任务已由其儿子接过,但敖云其木格闲不住,十天半个月里总得亲自转一圈才放心。“别看我腿脚不好,车子能开到80迈嘞!”说起这个,她眼角泛起一丝笑意,“比以前骑骆驼快多了。”?

几年前,儿女在城里买了楼房,接她去安享晚年,可没住几天她就回来了,“高楼里听不到风声,望不见驼群,心里空落落的。”她说,“还是住这踏实。”?

自1978年成为一名民兵起,守边、戍边便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2008年,她家被正式命名为第21号“蒙古包哨所”,这份责任更重了,也让她更放不下了。

40多年来,她守护的边境线段从未发生过一起涉边事件,哪里围栏有松动,哪片草场有陌生车痕,她一眼就能识别出。有时骑着骆驼慢慢走,有时开着皮卡风驰电掣,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和时刻警惕的心不曾改变,看的还是那些东西,心还是那颗心。

敖云其木格不只是守边人,还是养驼的好手,周边部队战士、民兵都爱来找她,学怎么跟骆驼打交道,怎么稳稳地骑行。2022年,“蒙古族养驼习俗”传承基地落户在她家,孙子、孙女每逢假期回来都跟着她学养驼、认边境线,一家人的故事还在边境线上继续书写。

400多公里外,一对年轻人也在用脚步丈量边境线。退役军人徐乃超和妻子李文娜是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戍边夫妻警务室”的民警,3145平方公里的边境管理区、103公里边境线,是两人日夜守护的土地。

这里夏天45摄氏度,冬天零下30摄氏度,一年里有100多天刮大风,曾经连饮用水都要去20公里外拉,可他们一待就是4年,巡边600多次、走访群众800多次,建起了卫生室、戍边教育点、便民商店……蓝顶白墙的警务室,成了牧民最爱来的地方。

“维和是守护世界和平,戍边是守护祖国安宁,换了一身制服,但干的事一样。”徐乃超从维和战场归来,选择到最偏远、最艰苦的地方驻扎。妻子李文娜主动申请调职,陪他一起扎进沙漠,守护自己的小家,也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家家户户。

在他们身后更广阔的沙漠腹地,另一群老兵也在默默行动。黄高成、李旦生、张新华、李德海——4位退休的老司令,如今成了有名的“树司令”。24年来,他们扛着铁锹、树苗,一头扎进沙漠,带着老部下和当地群众种下了56万亩梭梭、沙柳、花棒……?

“绿化沙漠是会上瘾的,一旦种活一棵树,你就很难不去种第二棵。”退休后,他们反而更忙了,从挖坑、浇水到改良技术、筹措资金,他们都亲力亲为,没有报酬,却乐在其中。

如今的阿拉善盟梭梭成林、沙丘止步,几十公里的绿色长廊挡住了南侵的风沙,地下水源得到了涵养,湖泊面积明显扩大。

更重要的是,为了守护同一个家园,这里军民同心、守望相助,就像敖云其木格说的:“我们在这里扎根,就是一种使命。”

本刊记者??韩筱一?吕城荫 马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