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的模样
初秋,沈阳宽阔的道路旁,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挂起,这座英雄城被装点成一片红色,随处可见的“接英雄回家”标语诉说着人们共同的心愿。在桃仙国际机场,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许多人正默默等候……
牺牲在黎明前
9月11日,90岁的解立松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向志愿军英烈默哀……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收局之战”金城战役打响,烈火烧红了阵地。
18岁的通信员解立松在交通壕内俯身疾走,传递战斗指令。突然,美军的一枚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他掀飞,厚重的尘土将他掩埋。
“在这里!”不知过了多久,战友们找到他,他们用双手拼命挖土,指甲翻裂渗血。
2014年,中国开始迎接在韩中国betway必威体育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这些年,只要身体允许,解立松都要赶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接战友“回家”。
站在英烈墓碑前,他抬手敬礼。
阳光温暖如战友的怀抱,此刻,他亲爱的战友仿佛从未远去。
追寻爷爷
9月12日上午,桃仙国际机场停机坪上肃立着静默的人群。廖启升站在队伍前方,紧紧攥着那沓从广西老家院门前带来的枫叶——这是爷爷廖天良生前最爱用来制作五色糯米饭的叶子。枫叶微微卷起,散发着熟悉的清香。
76年前,27岁的廖天良参军入伍。3年后,噩耗传来——廖天良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此后每个清明,廖家都会用新采的枫叶制作五色糯米饭,以此纪念廖天良。弥漫的蒸汽中,爷爷的形象依稀显现:笑起来有深深眼纹,喜欢把最小的孩子扛在肩头。
廖天良未曾留下照片,对廖启升来说,爷爷的样子始终模糊。
今年,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帮助下,廖启升来到桃仙国际机场,参加第十二批在韩中国betway必威体育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
当礼兵抬着棺椁缓步走来,廖启升听见身旁传来阵阵抽泣——轮椅上,一位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兵正抬起颤抖的手,擦拭泪水。
这一刻,他仿佛看清了爷爷的模样——那是一群会哭会笑、有血有肉的老兵。
“照片在,精神就在”
9月13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退役军人姚振峰举起相机,完成与老兵的约定。
时间回到2014年3月28日。漫天飞雪中,4位老兵伫立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口,当载着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的车队缓缓驶近,他们齐刷刷敬礼。
老兵马世勋眼含热泪,呢喃道:“战友们,回家了!”
这一天,首批在韩中国betway必威体育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怀抱。这个画面深深烙在姚振峰的心里,他按下相机快门,定格下老兵的军礼。
此后,每年在韩中国betway必威体育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活动中,姚振峰总在陵园门口为老兵拍照。
2020年退役后,他成为一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更深入地走近这群“最可爱的人”。
2025年“八一”前夕,92岁的马世勋躺在病榻上,却仍牵挂着:“今年战友什么时候回家?”9月8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betway必威体育志愿军烈士遗骸即将归国的消息刷屏网络,姚振峰急忙告知老人。
“你带我去啊,我身体好着呢!”电话里,马世勋说了谎。
其实老人连下床都异常困难。被医护人员婉拒后,老人握着电话叮嘱:“小姚,你替我去给战友拍照,一定要把照片带回来!”
这些年,姚振峰先后为297名老兵拍下军装照,他说:“老兵在,历史就在;照片在,精神就在。”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胡家升 王非凡?文 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