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南:深入基层暖民心 服务群众践初心
春寒料峭时节,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三要镇党委领导带领镇民政办、退役军人服务站、社保站等基层一线业务干部,踏着未消的晨霜走进村巷,开展“干部下沉一线,服务送到家门”活动,此举既是落实“到群众中去”的生动实践,更是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业务干部带着“政策清单”、退役军人服务明白卡、登记册,叩响特殊群体家门,把温暖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
叩门问需显真情,精准帮扶解民忧。“苏大哥,您腿脚不便就别起身了,我们就是来家里看看有啥困难。”在分散特困供养对象苏栓子家中,镇村干部查看了老人厨房粮油、卧室被褥、家中取暖设施等物品存储使用情况,发现其腿脚不便,自行到镇上购买粮油、蔬菜等比较困难,当即叮嘱住在其家附近的村文书彭小飞定期为老人代购生活必需品,由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微信联系其侄女定期回村探望老人。截至目前,全镇73名农村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已全部落实照料护理责任,由镇民政办和村四支队伍每月对照料护理人进行评分考核,对于不合格的照料护理人及时更换,确保农村分散特困供养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对全镇365户999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全部建立“一户一档”纸质版和电子版档案,及时上传到“智慧民政”系统中,按月接受大数据核对,对新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入户核查、走访全覆盖,密切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基本生活状况,对符合条件的发挥农村低保、临时救助等作用,做到“主动发现、及时救助”,用足用活各项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低保渐退帮扶机制,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救尽救”。
尊崇关爱落实处,退役军人心更暖。“这张退役军人服务‘明白卡’您收好,有任何困难24小时都能联系我们。”在63岁的农村退役军人郭学民家中,退役军人服务站干部罗超郑重递上印有联系方式的“明白卡”。这张小小的卡片承载着承诺:每月一次电话问候、每季度一次上门走访、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就业困难优先帮扶、重大节日必慰问、突发状况必到场。截至目前,全镇360名重点退役军人全部纳入“服务网格”,累计解决困难救助、医疗报销等问题23件。
认证服务送上门,养老保障零距离。“眨眨眼,摇摇头……好嘞,认证成功!”社保干部张智佩、秦聪鸽举着移动设备,为卧床多年的马奶奶完成了养老认证。针对全镇213名行动不便老人,工作组创新“三色管理法”:绿色群体电话指导自助认证,黄色群体志愿者上门协助,红色群体提供床边服务。在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化身“政策宣讲员”,用方言讲解养老金调整政策,现场演示电子社保卡的使用方法。
技能培训赋新能,乡村振兴添动力。“开叉车比种地挣得多,结业还能拿证,这样的好事咱得试试!”在北司村村口村民聚集处,社保干部王贞现场宣传动员就业困难人群参加技能培训相关政策,三要镇抓住春耕前的农闲时机,推出“技能提升春风行动”,将叉车培训等与用工需求精准对接。此次行动现场核实了全镇39名公益性岗位人员领取补贴情况,并签订了新的就业协议,确保人岗相符、补贴及时发放,将全镇4910名外出人员务工信息纳入网格化监管,及时更新信息台账。
“走下去的是脚步,带上来的是民心。”副镇长在总结时讲道。这次专项行动既是落实镇党委、镇政府的工作要求,又紧密了干群关系,不仅发放了360张退役军人服务“明白卡”、完成了213次养老认证、推动了13人参加技能提升,将社会救助、民生保障等惠农惠民政策带到了群众中去,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干部常态化下沉”机制,每月分批次定期开展“民情走访”,每季度开展“回头看”督查,每年组织“服务满意度测评”,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规章制度,让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越筑越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场永不停步的民生接力赛,正在续写更加温暖的篇章……